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要等多久

科学探索 科技前沿阵地 2021-06-06

国内最新疫情 数据更新至2020.01.31 00:15

8158
确诊病例
12167
疑似病例
143
治愈病例
171
死亡病例

现实世界中,科学家和医生手里没有阿拉丁的神灯。

这是关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三篇科普。

就像我在第一篇科普里就提到的,当一种新型的传染病爆发、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在快速攀升的时候,人们下意识的问题都会是:

“什么时候有特效药?”“什么时候有疫苗?”。

这些问题当然是非常自然的,药物治疗疾病,疫苗预防患病,如果真有这两个东西在手,理论上任何传染病都可以被我们轻松解决。

只可惜现实世界中,科学家和医生手里没有阿拉丁的神灯。

在现实世界中,就算新药和疫苗开发的工作第一时间全面展开,投入大量的资源,一路绿灯放行,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当然不是说新药和疫苗开发不该做,非常应该!但是它们最大的价值可能是帮助我们对抗疫情在未来可能的卷土重来。

而在现实世界中,更悲催的一种可能性其实是,伴随着疫情的消退,新药和疫苗研发上投入的资源会大幅缩水,而且就算开发出来也很可能找不到最够多的人做临床测试(很简单,传染病都没了你去哪里找大批感染者做试验),然后不了了之。

这当然不是说面对传染病我们就束手无策了。我在第一篇科普里就强调,隔离,这种古老而粗暴的方法,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一切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比较温和的传染病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般考虑社会代价的平衡,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措施)。

只要做到隔离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么新冠病毒肺炎这种传染病会在短期内被克制。

而对抗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临床医生们也早就有成熟系统的方法,高强度的支持疗法加上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那你可能会很好奇:好像不是吧?这几天我在新闻里看到的各种好消息很多啊?不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都找到了不少特效药,还有疫苗开发不是说很快了么?

没错,这些消息确实很多。我简单列举几个吧:

北京卫健委表示一种针对艾滋病的特效药克立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能对新冠病毒肺炎有效,这种药物也已经进入了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第三和第四版)。网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王广发主任就是服用此药痊愈的;

上海复旦大学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抗病毒的喷雾,据称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已经配备一线医护人员使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某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药物筛选系统,找到了多种潜在药物,特别是常用药物沐舒坦可能可以对抗病毒入侵;

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团队也筛选出了三十种可能阻止病毒入侵的老药

清华大学医学院某团队开始了疫苗研发工作,据称构建重组黑猩猩腺病毒克隆顺利启动,初步具备了评估疫苗的免疫原性的基础,计划两个月内启动生产;

香港大学某团队宣称已经分离了香港本地的病毒毒株,用于研发疫苗,下一步将进入动物试验,之后将进行人体试验,这条新闻还在内地被冠以”香港科学家成功研发疫苗“的标题广为传播;

等等等等。

类似的消息我想你肯定也看到了,按照这些新闻的说法,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了对抗这种病毒的特效药(克立芝),即将拥有更多的特效药(比如沐舒坦等等),而且疫苗的开发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几个月可能就有机会上市了。

这不很好么?这不正说明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和医生们很给力、成效显著,对抗新冠病毒肺炎很快就要有神兵利器了么?

不是。

不光不是,我还对这些“科学进展”充斥新闻头条感到很恐惧。如果这些消息真的被决策层看到并采信,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对疫情的对抗和预测。

原因很简单,药物也好,疫苗也好,它们的开发、生产、应用是有着基本的规律的,是有着基本的时间需要的!在强烈的美好愿望,再多的资源投入,再迫切的实际需求,也没办法绕开。

这里我就不展开讨论药物和疫苗开发的太多技术细节了。总的来说,它们都包括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正式推广应用三个根本无可替代的环节。

临床前研究包括所有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必须研究工作,包括找到候选的药物分子、在细胞和动物模型里做各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测试;也包括从患者体内分离病毒、大规模培养病毒毒株制备疫苗,在动物模型上测试疫苗等等环节。只有在这个环节通过各种测试的药物分子和疫苗,才能进入下一步,在人体上进行测试。这里头的道理很简单,咱们通俗点说,人命关天,咱们至少得大致证明一个东西无毒无害还有用,才能给人用、特别是病人用把?

好,我们姑且假设这个环节里科学家们可以开足马力做实验,很快就拿到了基本的数据吧。更硬核、更需要时间的东西来了:人体临床试验!我们还需要找一群人(健康人、以及患病的人),让他们真的试用药物和疫苗,然后持续观测这些人体内的药物水平、副作用情况、以及效果。只有在这一小群人当中真的证明有效,才可以推广到更大规模的人群去广泛使用。

而因为人体临床试验自身的特性,这个阶段你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招募受试者需要时间;一个一个筛选受试者保证他们每个人都符合临床试验的要求需要时间;在严格的监控下服药或者注射疫苗、然后持续高密度的监控这些人的各种生理指标需要时间;还得留足够长的时间看看药效是不是真的显著,疫苗是不是真的起到了保护作用(要知道一般疫苗接种后也得几个星期才会出现抗体);还得留足够长的时间看看药物和疫苗有没有长期的毒害。所有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加速的空间。

我们试想一下好了,本来该招募1000个人测试,你只用了50个人,到时候大规模应用,危害一旦放大成百上千的人死亡怎么办?本来该测三种不同浓度的你只测了一种,最后发现浓度太高毒死人了怎么办?本来该等一个月看长期毒性,你只等了两周,结果大规模应用以后到第三周很多人中毒怎么办?

再说一次,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正式推广应用这三个环节根本无法绕过。再正式推广应用之前,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环节会淘汰掉超过99%的候选药物——要么发现他们没用,要么发现他们毒害大于好处。即便这次科学家们能从常用的老药里筛选出几种可能有用的,快速进入人体临床(我们在下面会讨论克立芝的例子),其成功率也高不到哪里去——历史数据是所有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不到10%真的能够获得批准上市。

所以在真实世界中,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疾病,一款新药和一款新疫苗的开发动辄需要10-15年的漫长时间。就算疫情急如星火必须一切绿灯放行,在某些不太关键的环节做些省略和放宽,没有几年时间也根本谈不上能拿到新药和新疫苗!

我们拿另一种特别严重的病毒传染病,埃博拉病毒,来做个对比好了。

目前人类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埃博拉病毒的疫苗,rVSV-ZEBOV,2019年底正式批准上市。世界卫生组织亲自挂帅参与,并用有史以来的最快速度批准了它——原因当然是疫情刻不容缓。但是即便如此,这款疫苗的人体临床试验过程花了足足两年时间,2014年底启动,在非洲不同国家招募了上万位受试者,到2016年底才拿到了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它安全有效。(https://en.wikipedia.org/wiki/RVSV-ZEBOV_vaccine)

埃博拉病毒至今还没有正式被批准的药物,但是确实已经有两种药物虽然没有正式批准,但却已经在小范围被使用(REGN-EB3和mAb114)。这当然是应对疾病爆发的无奈之举,但是请注意两个药物都已经做了接近2年的人体临床试验(2018年初-2019年底)。(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8/finally-some-good-news-about-ebola-two-new-treatments-dramatically-lower-death-rate)

我想埃博拉的案例足以说明问题了:不管疾病有多严重,不管我们期待新药和新疫苗的愿望是多么迫切,新药和新疫苗开发的规律无法被逾越。就算中国科学家的速度比肩世界第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就算中国政府机构超常规无缝配合,1-2年或者更长时间也是起码的要求。

而这就意味着,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中,只要隔离等公共卫生措施得力,新药也好,新疫苗也好,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发挥作用。

那你可能会说,好吧,理论上我相信你,但是既然疾病如此严重,我们就不能冒冒险么?我们就是太害怕了,我们就是愿意试试可能还有风险的新药新疫苗,不行么?

还真不行。

在疾病面前,个人确实很难抵抗尝试新药和新疫苗的诱惑。但是实际上这个决定根本不应由个人来做!在医学知识门槛已经非常高的今天,一个外行普通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判断一个未经严肃验证的东西到底对自己有多大好处,有没有好处,有多大坏处,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坏处。太容易进入急病乱投医、破罐子破摔、死马当成活马乱医一气的事情了。

你还记得福岛地震抢加碘盐吧?你还记得非典时期抢板蓝根吧?事实是如果你那个时候真的猛吃加碘盐猛喝板蓝根,你身体出问题的可能性,比你真的被辐射得非典的可能性还大的多。

具体到这次疫情,刚才咱们提到的那个艾滋病药物克立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据我所知,在北大王广发主任的新闻之后,在它被写入卫健委指南之后,已经有大量的一线医生和患者开始强烈要求使用这个药物。

但是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的是,这种药物到底能不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目前的证据是极其有限的!它这次被拿出来用,唯一的可能依据是,2004年香港学者在SARS期间在四十几位患者中尝试了这种药物,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降低了死亡风险(Chu CM et al Thorax 2004)。但是即便是这项研究本身也有不少科学家提出了严肃的质疑(Stockman LJ et al PLoS Med 2006)。而它对这次的全新病毒是不是管用,目前没有任何人体临床数据支持!相反,即便在小规模的尝试中医生们也观察到了不少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心脏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血糖异常、胰腺炎、血脂升高、肝损伤等问题。考虑到这次不少重症患者本身就携带很多基础的代谢和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副作用就更加值得警惕了。

当然王广发主任的个案确实给了我们一些信心:这个药物也许真的可以起到作用。但是在医学实践当中,首选的证据是设计和执行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然后是高质量的观察性研究等等,对个案的借鉴是必须打一个巨大无比的折扣的。考虑到新冠病毒肺炎很多患者能够自愈,也有很多患者在支持疗法处理后可以很好的恢复,其实非常难以判断王主任的情形到底多大程度上和药物有关。埃博拉药物其实还就提供了一个反例:在2014年两位美国人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在美国接受治疗,当时美国医生尝试了一种叫做ZMapp的尚未正式上市、正在接受人体临床研究的药物。后来两位患者病愈出院,但是ZMapp却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根本就没有啥用!(医生们估计,可能是医院的强有力的支持治疗挽救了他们)

想要真正搞清楚这种药是不是真的适用于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是不是对他们的好处大于坏处,同样需要时间!

中国的医生们已经在武汉申请开展了真正严肃的人体临床研究(曹彬等,”一项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标准治疗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希望尽快能够告诉大家这个药物是不是真的传说中的特效药,但是在那之前,盲目使用是有可能付出代价的。

柯立芝如此,别的所谓“特效药”更是如此,各种疫苗就更不用说了。

再强调一次,不管疾病有多严重,不管我们期待新药和新疫苗的愿望是多么迫切,新药和新疫苗开发的规律无法被逾越。随意缩短研究的时间和标准,看起来好像是急人民之所急,但是可能会付出我们谁也无法接受的惨痛代价!



往期荐读>>> 上海:此药对新冠肺炎治疗有效! 启动一级响应,意味着什么? 新型病毒第一个"传播者”是谁? 新型肺炎,绝不是戴口罩那么简单 颤抖吧,人类!世界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百分百自主可控!国产CPU终于看见AMD尾灯 中国科技离美国还多远?工信部长表态惊心 华为成立新公司 剑指云计算 任正非批孟晚舟公开信:消耗国人太多精力 美军现代血滴子,连人带车切碎 亚马逊发布自主64核心ARM处理器 Win10突然重新免费:微软套路满满 IPv4教训深刻 中国掌握4台IPv6根服务器 封杀到底!美国欲重金换掉中国设备 40万核心!世界第一芯片秒天秒地 华强北成功攻克AirPods Pro:山寨版卖疯 小米1亿像素手机全曝光!史上最酷呼吸灯 官宣:中国人登月来了! 最大民营宽带退出!活不下去了 CEO被罢!孙正义"再造阿里梦”或破灭 被制裁后 韩国公司效法华为! CPU 是怎么认识代码的? 英权威杂志谴责中国植树造林 央视科普栏目停播:人性缺失还是道德沦丧 瑞士要求停止5G发展:辐射太大 10亿+下载!微软彻底征服安卓 手机计算器全线阵亡?10%+10%居然等于0.11 中兴亮了 7nm芯片已量产 高通谈中国5G:原本落后美国10年 支付宝安全专家跑去给腾讯堵漏洞 亚马逊公然售卖"港独"T恤!与全体中国人为敌? 中国第一!小米超级黑马卖疯! 刘强东兴奋时刻:京东利润暴涨644% 华为鸿蒙遭实锤:本质还是安卓系统 华为进军地图:定位精度惊人 又被甩开一截:华为想超三星很难 警察出动!华为在新加坡出事了… 复旦传奇女博士的5篇SCI值多少钱? 酒店摄像头都藏哪?央视揭秘 从"缺芯"到"强芯",中国"硅谷"掠影 中兴打造超级总部:税前利润可达33亿 荷兰半导体顶级技术被中国公司窃取? 特斯拉上海工厂招聘会:1天面试500人 华为被前员工算计败诉 南方也能种转基因大豆了 阿里AI引爆医学界!沉默已久的马云终于出手… iPhone续航太差!终于找到病因 又一款国产操作系统:Linux安卓自由切换 华为5G基站太牛!安装特简单 共赢!英特尔微软发声:不断供华为 马云没搞定!阿里云首席科学家闵万里离职! 刘强东扔出一枚核弹:快递员将消失! 流浪富士康:从美国到印度,郭台铭的美梦碎了一地 稳了!国产操作系统获中央政府采用! 美国"华为"衰败史:华为不上市的真正原因 美国竟没有一家公司,能与华为竞争? 谣言!全是谣言!"真理"掌握在联想手里! 水制氢庞青年:不怕查,已投二三百亿,负债几十亿 一部山海经,多少科技梦! 抗争到底:华为首次大规模融资! 你,可以滚出中国了! 封杀苹果?郭台铭这样回应 国产.chn域名问世 根服务不再受制于人 张朝阳博士质疑5G: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危害很大 现实版"天地大冲撞”?2022年夏天或将实现 国家出手,中国移动被调查! 看4K电视用多少兆宽带?真相来了 "马云有诚信问题" 王兴DISS马云有何恩怨 诺贝尔物理风向标: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摘得 航空母舰为什么不能造两层?曾经的教训太惨痛 电商教父逼马云道歉,豪言5年完爆阿里,如今市值相差3万亿! 淘宝卖家:前几年挣的钱,这两年赔光了 组装机市场潜规则揭秘:看完后背一凉 拯救国粹象棋:请别在直播平台上侮辱中国象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